阅读新闻

什么因素阻碍投资者进入邮市(章勇)

[日期:2008-03-02] 来源:大江南收藏   作者:章勇 [字体: ]

  在如今中国的邮票市场上,北京的马甸等邮票市场与上海的卢工等邮票市场执全国邮票市场之牛耳,各个地方邮票市场的邮票价格均以京沪邮市的市场价格为主要参考。相对于京沪邮市的邮商来说,通常是将在京沪邮市经营的邮商以及京沪本地的邮票投资者习惯地称为场内(邮票投资者),而将京沪邮市以外的邮票投资者习惯地称为场外(邮票投资者)。从1997年到现在,大多数的邮票高潮都是在京沪邮市上产生的,而场外的投资者参与的人数却一次比一次少。   

 

在各个邮票交易网站上,常常可以看到关于如何吸引场外投资者参与邮票市场的讨论。为什么场外的投资者迟迟不肯到邮票市场投资呢?   

 

邮票投资风险明显大于其他投资   

 

如今的投资市场,与1997年以前的投资市场有了很大的不同,大众投资渠道非常丰富。就是收藏品市场,也已经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了,书画、瓷器、古董等收藏品的价格不断走高,吸引了许多收藏爱好与投资者。就是“文革”遗物、连环画、旧书等这些以前非常不起眼的收藏品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价格已经今非昔比了。就连与邮票基本在同一个市场进行交易的纪念币,一、二、三版人民币,外汇券等钱币,价格也居高不下。而邮票自从1997年开始到现在,整体价格(包括所有的邮票板块)如果与1997年的邮票整体价格相比较,是整体向下的,价格不断缩水。即使是邮票市场的大旗“庚申猴”,从1997年到现在,也不过是涨了12倍,远远赶不上其他投资币场的增长速度,更何况又有几个人能够遇到“猴”呢?至于新邮,远的不说,2007年的新邮,从“丁亥猪”小版开始,都是高开低走,套牢了一批又一批的投资者。       

 

交易不便阻碍邮市发展   

 

场外的投资者如果要投资邮票,就必须与京沪邮票市场的邮商打交道。如果是买入,问题不会太大,只要将款汇到,一般来讲都可以收到;关键是卖出要比买入费劲多了。   

 

邮票交易市场缺乏。如今大多数中小城市的邮票市场早已经不存在了,即使是人口比较多的大中城市,邮票市场也已经成为多种收藏品经营市场了,邮票市场日益姜缩,许多集邮爱好者连自己以前收藏的邮票想处理都找不到地方,更何况再去投资新邮票。即使是有邮票市场的地方,如果想卖出邮票,也要比京沪邮市的价格低得多。   

 

品相的要求。经常接触邮票的人都知道,邮票的生命在于品相,被许多人摸过的邮票、特别是高档邮票,其价格差距就很大了。收藏品是要流通起来才会有活力,而邮票恰恰最忌讳的就是用手去摸,因此许多邮票的实际成交价格往往比市场价格低得多,许多急于卖出邮票的人常常会因为邮票的品相问题而减少了收入。   

 

运输的要求。邮票是全国发行的,在各个地方邮政局出售,一些新发行的邮票特别是小版邮票一发行市场价格即高于发行价,于是各个地方的邮票就开始大量涌入京沪邮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直接到北京或者上海邮市去卖票是不现实的,如今更多的是在网上联系以后通过邮寄的方式来完成邮票交易,而邮寄的过程中间既有丢失的危险也有损坏邮票品相的风险存在。同理,如果从京沪邮市买入邮票也会存在同样风险。   

 

交易的信用问题。如果说品相和邮寄的风险还只是小部分可以解决的风险问题,那么交易的信用问题却是邮票市场上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京沪邮市之外,经常可以看到手里有邮票却不知道如何卖出的投资者。在许多邮票交易的网站上,只有交易信用积分比较高的交易者才会有人与你交易,而对于那些偶尔参与邮票市场买卖的人来说,交易起来就比较困难了。   

 

任何投资都有风险,只不过邮票投资的不确定性更多一些。如何吸引投资者的眼球,让更多的场外投资者参与进来,是邮市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苛求邮册为过桥、边纸留位不现实(张万国)
下一篇:铂金价格创新高币市喜迎开门红(小光)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