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之所以提出要设立“集邮月”,出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的考虑。国际上,我们集邮的人数最多,是公认的集邮大国,但还不是一个集邮强国。要想从一个集邮大国成长为一个集邮强国,这些年来我们邮界没少呼吁和努力,但囿于经济基础、道德素质和历史因素等多方面原因,这个路程还很漫长,要靠我们的不懈努力才能实现。
在我国,集邮被说成是王者的嗜好,一些权威的集邮刊物也在重点宣传高精尖邮集、连篇累牍地介绍珍邮罕品,而忽略了对青少年集邮兴趣的培养和引导,造成我们的集邮队伍青黄不接、两极分化。集邮成了阳春白雪,合者越来越寡,这对壮大集邮队伍、发展我国的集邮事业,是非常不利的。
从这个现实状况出发,设立一个全国性的集邮节日,在民众中大力宣传集邮文化、扩大集邮影响、吸引更多人加入到集邮队伍中来,是建设一个集邮强国的必要措施。通过“全国集邮月”(或“集邮节”、“集邮周”、“集邮日”等),在全国各地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集邮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集邮、热爱集邮,从而走进集邮,养成一种高雅的文化追求。这对抵制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崇尚真善美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和谐社会都是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的。
在“全国集邮月”的具体设立上,我们可以根据我国的国情,考虑设于黄金周所在月份;也可以各省为单位,设立各自的“集邮月”,结合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旅游、古迹等重大活动一并开展,体现出灵活多样的地方特色。而最关键的则是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月份,动脑筋、想办法,真正从集邮爱好者的需要出发,讲效果地组织好活动,不要走过场、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要依靠集邮骨干,倾听基层群众的呼声,最好结合新邮发行,树立正确的集邮观。在活动中注意发现典型、培养骨干,处理好工作与集邮、生活与集邮、邮品与邮识、邮友与邮德等关系,引导大家做一个文明的、健康的集邮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