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图:1956年梅兰芳舞台剧照。 右图:1929年英文版《梅兰芳》。
 左图:北京至天津开航运递信封。 右图:民国手递“胡李慕兰 同志”封。
4月27日和29日,北京诚轩和中国嘉德两家拍卖公司将分别在京城举行邮品拍卖会。这两家艺术品拍卖行在邮品拍卖领域的权威地位可谓数一数二,而为了能让更多投资者,特别是邮识不太丰富,但又想分享邮品升值的人能更好地参与其中,两家拍卖行可谓下足了功夫,特别是其中一些特色拍品更是非常值得关注。
名家藏品减少风险
无论是邮品,还是其他艺术品投资领域,买到赝品无疑是最大的投资风险,特别是许多新涉足这个领域的投资者往往对于一些珍贵的邮品不敢下手。 对此,两家拍卖行在征集拍品的时候,特别关注了一些名家收藏的拍品,以尽量减少投资者的风险,尤其是此次北京诚轩拍卖行推出的著名日本集邮家阿部达也的“中国首航封”邮集,堪称航空邮政史之华丽乐章,此邮集曾获1991年东京世界邮展大镀金奖牌。此次,该部邮集分120项逐一拍卖,将为民国邮政史及航空邮政史研究、集藏者带来极大的惊喜。像我国最早的首航封——1920年5月7日北京至天津开航时运递的信封,这种首航封数量极少,十分珍贵,由于其存世量不足十枚,因此在拍卖会上并不多见,而且投资者也怕赝品,此次付拍的这枚无疑可以让众多投资者“眼馋”。 中国嘉德方面,此次推出的名家集藏也非常多,如:上海工部书信馆收藏集一部,内有二十件贴片,内含工部小龙邮票及其加盖改值邮票、欠资邮票、双龙邮票版式研究以及封片;清代九江公务局书信馆收藏集一部,内含贴片三十二页,内容涵盖第一次普通邮票五十枚全张二十件,可组成全张十枚全,九江公务局书信馆以全张作为研究对象较少见。
名人信件提升价值
邮票发行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寄信,因此在邮品拍卖中,实寄封片往往就是拍卖会的“主角”,如果写这封信是名人的话,那价值就更大了。像在中国嘉德的拍卖会上,就有一件民国时期手递“胡李慕兰 同志”封,信封为毛笔手书,内容为感谢捐助缝纫机一台,落款为“蒋宋美龄”。 在北京诚轩拍卖会上,清末天津寄北京红条封,背盖“天津全泰盛轮船局”戳,另盖“回信仍送前门外打磨厂西头会成店内全泰盛局”戳,收信人为翰林院进士刘仲鲁,保存较好。刘仲鲁是直隶盐山(今属河北)人,解元,2甲34名进士,授编修、充会试同考官、河南主考官,宣统三年,由大理寺少卿任修订法律大臣,署法制院院使。
照片书籍另类投资
寻找另类的投资机会,也是在邮品拍卖会上的一大特色,特别是老照片以及相关书籍都是此次两大拍卖行力推的品种之一,从目前市场行情来看,这两类拍品的“钱景”可谓非常广阔,与其他拍卖专场上的相关书籍和照片相比,在邮品拍卖市场的这些拍品的“主角”往往曾经出现在邮票上,如梅兰芳等。 北京诚轩的拍卖会上,1956年梅兰芳舞台剧照黑白照片,有梅兰芳亲笔题写“远山孝先生留念”并签名。梅兰芳剧照原始照片已极少见,这幅照片是1956年5月26日以梅兰芳为团长的中国访日京剧代表团受邀前往日本访问,此幅照片即为梅兰芳赠送访日演出邀请者朝日新闻社负责人远山孝之的原物。在中国嘉德的拍卖会上,则有黄金大戏院同仁欢迎田汉先生翻拍照片一件,裱于厚卡纸上。 书籍方面,两家拍卖行也是各出奇招,中国嘉德拍卖行推出了1934年华文处译述(第五期)《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年报》一册,内有上海自来水公司报告、上海电话公司报告、上海自来火公司报告、警务处报告、监狱报告等报告,除封面略有污渍、虫蛀,内页完整清晰;1929年为出访美国演出英文版《梅兰芳》一册,内有英文梅兰芳此前生平事迹,部分以图片展示。 北京诚轩则推出了民国时期中华书局印行《邮政汇编》一册,共计41页,详细记载各省所辖州府邮政分支机构名称,是研究清末民初邮政机构设置状况的参考资料,保存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