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毁了奥运邮品(刘延河)

[日期:2008-04-26] 来源:大江南收藏   作者:刘延河 [字体: ]

    离北京奥运会开幕也就一百来天了,国人的热情日渐高涨,可奥运邮品表现却差强人意,价格始终徘徊不前,偶有上涨很快又加速下跌,这离邮市炒家期望的“奥运行情”差别实在太大。于是有人哀叹:“奥运邮品无行情”,有人唯恐泄了气,卖力制造舆论,奥运邮品才涨了一、两块钱,就大呼:“行情来了”。如此急功近利,对奥运邮品的发展前景实在是有害无益。   

 

我国已经为北京奥运会发行了“会徽和吉祥物”、“运动项目(一)”、“运动项目(二)”、“竞赛场馆”、“火炬接力”等五套邮票以及与之相关的小型张、小全张、不干胶小版张等各式各样的邮品,样式可谓琳琅满目,设计堪称精美别致,也有不少炒作亮点可以挖掘,比如异形邮票、不干胶邮票等。当然最大的妙作热点是“奥运概念”,邮市炒家想借此大力运作一番,让奥运邮品价格一飞冲天,以博取最丰厚的利润。尽管炒作热点很多,炒家也寄予了无限厚望,可我国发行的北京奥运会邮品有一个特点却不容忽视:印量不会少。从已公布的数据可见端倪:2005年发行的“会徽”邮票印量为2000万枚,“吉祥物”邮票印量为1500万枚,这个印量甚至超过同期邮票的一倍。虽然不干胶小版张印量为550万版,看起来不多,但不干胶小版张属于“集邮邮票”,几乎没有消耗,都沉淀到了集邮者手里,而且“集邮邮票”有害邮品之嫌,不少集邮者会放弃收藏。在印量和消耗决定投资价值的邮市里,大印量自然会制约奥运邮品价格的增长。   

 

奥运会是世界盛会,我国发行的北京奥运会邮品不光国人会争相收藏,世界各国集邮者也会踊跃收藏,以完备自己的奥运邮集,因此再大的印刷量都会很快消化掉,这又是邮市炒家制造声势的“概念”。世界各国的集邮者自然会收藏奥运邮品,但他们不会作追涨者,会选择最佳的购买时机。当奥运邮品被炒的高高在上时,大多集邮者会选择观望,待邮市低潮时再买进。毕竟北京奥运会邮品属于现代邮品,有起伏回落的可能;又不是几百年前的古典邮品,数量屈指可数,价格只升不降。因此指望大需求量推动奥运邮品价格大涨也不现实。   

 

邮市炒家别再鼓嗓了,就让奥运邮品自然升值吧。火爆炒作然后让它一落千丈,不仅会毁了我国发行的奥运邮品,也毁了我国邮票的形象,毁了我国邮政的声誉。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金价有所回升盘面保持稳定(小光)
下一篇:是纪念章还是纪念币? 所谓“黄金邮”大打擦边球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