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30日,我国发行了《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博览会》邮票一套两枚,第1枚图案为此次博览会标志,其名称是“传承奥运”,第2枚图案是北京展览馆,名称是是“激情北京”。如果说第1枚邮票图案的名称是从博览会标志中提炼出来的话,那么第2枚邮票图案北京展览馆为什么不是此次展览的场馆名称“北京展览馆”而是“激情北京”呢?
纵观新中国发行的邮票,其名称各式各样,有些邮票不但有邮票名,而且有图名,且名称与其图案主题相吻合,如2000-20《中国古代思想家》,在邮票名称《中国古代思想家》后面分别有邮票图案名称“孔子”、“孟子”等人名,1996-17《震后新唐山》,其邮票名称《震后新唐山》后面分别有邮票图案名称“农舍”、“工厂”、“街景”、“海港”等,这类邮票比较多。但有些邮票只有邮票名而无邮票图案名,如1997-3《中国旅游年》,邮票上只有邮票名《中国旅游年》而没有图案名称“马踏飞燕”,2004-20《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邮票上只有邮票名称而无邮票图案名称。还有些邮票只有邮票图案名称而无邮票名称,如1997-13M《寿山石雕(小型张)》邮票上没有邮票名称《寿山石雕》,只有邮票图案名称“乾隆链章”。另外有些邮票既无邮票名,也无邮票图案名,如T151《秦始皇陵铜车马》邮票。
还有些邮票图案的名称与其图案没有太多关系,如2008年4月30日发行的《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博览会》,其第二枚邮票图案本是“北京展览馆”,但邮票图案名称却是“激情北京”(该邮票上只有邮票名称而无邮票图案名称),照此,因为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那么北京的一些体育建筑都可以用“激情北京”来表达,其图案名称令人费解;此外,有些邮票的邮票名称和图案名称文字太多,如2004-20《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第1枚邮票的名称是“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多达19个字(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远不如“中南海怀仁堂”简洁。
鉴于这种情况,笔者建议规范统一邮票命名:邮票上不仅要有邮票名称,还应该有邮票图案名称;除了一些抽象的会徽之类的邮票,邮票图案名称要尽可能与邮票图案相符;邮票名称及图案名称尽可能简短一些,最好不要超过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