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第三只眼看减量(言守一)

[日期:2008-05-10] 来源:大江南收藏   作者:言守一 [字体: ]

    424日发行的JF90《气候变化与科技创新国际论坛》再度让纪念邮资封成为了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其发行量仅为60万,这也是今年继《民革成立六十周年》之后,又一款大幅减量发行的纪念邮资封,可以预计,如果今年能坚持这样的发行量水平,那么在市场中沉寂已久的纪念邮资封板块的“生存状况”很可能会有所好转。不过,在高兴之余,联想到近年来纪念邮资封片先后大幅减量后出现的一些情况,也不禁想探讨一下纪念邮资封发行量的相关问题:   

 

一、发行量降低不意味着市场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   

 

那么,发行量降低是不是就一定意味着对纪念邮资封的市场供求关系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呢?从表面上来看,大幅减量确实减少了市场的流通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纪念邮资封的投资价值也随之提升。不过,要看供求关系是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还必须要看需求情况,事实上,对纪念邮资封的集藏需求近年来非但没有增长,相反倒很可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与整个集邮大环境不景气有着必然的联系,而纪念邮资封长期以来受集邮爱好者乃至投资者重视的程度也远远不及小版张、小型张等热点板块,甚至可能连基本属性差不多的纪念邮资片都赶不上,因此,就整体的供求情况而言,即使现在纪念邮资封的发行量降低到了60万左右,依然不能说是供不应求了,之所以价格上涨、市场紧俏,关健还在于货源高度集中,其更多的是被市场作为运作的筹码,而不是正常的供求关系的真实反映。所以,在为减量叫好的同时,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地认为其真实的供求关系和投资价值就一定像价格所表现的那样,这样的市场价格并不一定稳固,这种投资上的风险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忽略。   

 

二、发行政策的稳定性远较减量重要   

 

包括纪念邮资封在内的各板块邮品的收藏与投资价值如何能得到提升,关健在于发行政策符合市场实际情况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这样才能对市场产生长效温和刺激作用,一步步引导市场走向正轨。今年纪念邮资封大幅减量固然是好事,同时配合其他邮品的发行情况来看,减量是符合大家的呼声也是符合市场实际情况的,但是,大幅减量也并不是不会带来一些问题,以缩量板块纪念邮资片为例,在大幅减量后的确产生了良好的连锁反应,但同时过高的市场价格和货源的过度集中也招致了许多抱怨之声。于是,仅仅在几个品种之外,纪念邮资片的发行量又有所回升,而市场价格也相应回落,又对大盘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发行量的大幅增减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行情的大幅震荡,也对投资信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大幅减量固然可以刺激市场,但如何寻找一个合理的发行量定位并保持发行政策的稳定性远较减量本身来得重要,换言之,大幅减量带来的是短期效应,而发行政策的稳定性则是保证纪念邮资封板块长期价值提升的关键性因素。   

 

三、能否整体启动依然要看大盘“脸色”   

 

发行量的大幅减少能否改变纪念邮资封的市场地位?又能否促使纪念邮资封板块的整体启动?笔者以为,目前还不到时候,毕竟减量已成为各板块邮品普遍的现象,而市场运作的重点依然集中在小版张等板块上,即使连小型张和纪念邮资片的运作力度和参与资金都明显强于纪念邮资封,因此想简单地通过今年的大幅减量就达到上述目的,有着相当大的难度。特别是前些年所发行的一系列量大品种,在很大程度上将拖住纪念邮资封板块启动的步伐,因此,笔者以为,对纪念邮资封板块在大幅减量后的表现应该有比较客观的考量,那就是缩量品种很有可能会出现一定的独立行情,即使热点效应并不是太强,但理应有一定的表现机会和较高的市场价格定位,但要想指望它们来带动整个板块的启动,恐怕还得看市场大盘的“脸色”,特别是在目前行情相对较为沉闷的情况下,纪念邮资封板块整体走出独立行情的可能性不大,投资者更多的关注点似乎还应放在缩量品种上。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涨跌都应心如止水(周凤迟)
下一篇:新邮打折谁之过?(张万国)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