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集邮》2008年第37期报道,《书信》专用邮资图普资封面世。欣喜之余,引发笔者的夙愿:期盼发行《书信》邮票。
《邮票目录》内容广泛,包揽古今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天文地理、科技教育、古典名著、历史人物,文物古迹、名山大川、民间艺术、童话寓言等。如此之汪洋大海,《书信》题材却非常少,未免遗憾。
书信业务一直是邮政的基本业务。书信文化是邮政业的母本文化。虽然几千年来民间书信没有自己的传递渠道,却不能抹杀书信在传承中华文明、民族文化,特别是家训文化方面所起的独特作用。邮票与书信唇齿相依,书信文化是邮政文化的核心,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经常举办书信比赛和家书征文。如此背景下,发行《书信》专用邮资图普资封,顺理成章;如能发行《书信》邮票,再好不过。
虽然面临现代通信手段的挑战,但书信在沟通感情、见证历史以及锻炼书法和文字表达能力等方面自身优势明显。基于此,这些年来,各国邮政引导、鼓励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多写信。2008年“欧罗巴”邮票的主题为“书信”,挪威确定2月14日为“书信日”,均给人以启发。
《书信》邮票之题材极广。成语典故,神话传说,俯拾皆是。如置邮传命、木牍家书、鱼腹丹书、书帛射城、郢书燕说、烽火报警、窃符救赵、鲤鱼传书、鸿雁传书、青鸟传书、黄耳传书、空函答书、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纸鸢告急、竹报平安、红叶良媒以及洪乔捎书等。
发行形式上,可单枚,可多枚,还可连续出几组。品种方面,可以在发行纪特邮票的同时增加发行小型张,还可以发行航空邮票、包裹邮票、自动化邮票,或者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