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集邮报》前段时间曾刊发一篇《集邮知识进入南平人大学习会》的报道,说的是福建南平市延平区人大常委会举办一场特殊的学习会,专门邀请了市集邮讲师团成员做“让集邮伴随人生”的集邮知识专题讲座,运用幻灯课件,直观生动地介绍了邮票知识、集邮意义及收集方法等,很受欢迎。
这则消息透露出一条重要信息:我们的集邮宣传工作如何进入当地政府机关部门。虽然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快慢和生活水平高低不等,人们对文化娱乐的方式追求不同,但集邮活动所具有的增知益智、愉悦身心、广交朋友、储财增值、老少咸宜等多项功能,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也是大家公认的。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把这些对人有益的功能传达给广大群众,让他们从了解入手,然后慢慢地体会、对比,最后决定在众多文化活动中的取舍。可能有人会说,我们隔几年举办一次邮展,不收门票,去看看不就得了。这话并不全对。要知道,邮展只是集邮宣传的一个层面,虽然效果不错,但参加的人毕竟是极少数,只能起到轰动效应。要真正使集邮深入人心,进入家庭,使更多人成为热心的集邮者,还得大力宣传邮票所具有的知识内涵、集邮的重要意义、收集邮票的方法及如何欣赏保存邮品等必须掌握的知识,否则不知其然,如何去喜欢呢?这就好比一种新开发的食品,尽管它的外形好看、色泽不错、营养丰富,若不进行大量的宣传推介,恐怕是不会有多少人亲近它的。
全国集邮联“六大”期间新当选的杨贤足会长所致大会闭幕辞中,在谈到各级邮协如何做好今后的工作时,曾引用一段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学习班上的讲话:“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全面实现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我们必须自觉地、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大力培育文明风尚,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文化创新,使当代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各地邮协在筹划开展集邮活动时,还是应该多到当地政府、人大等机关和主管文化工作部门的领导那里跑跑,在汇报集邮活动设想时,多宣传一些集邮的文化意义,用诚心打动他们,以取得他们的支持,趁各种会议之便,插入几次集邮讲座,像南平市那样,让各级部门的领导们轻松一下,听听集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究竟有哪些好处。久而久之,肯定会使其中的一些人心动,不免会尝试一下,以后便会真的喜欢上集邮。 俗话说:“头头喜欢千,事情就好办”。凡事只要那个部门的领导“开了绿灯”,道路自然也就通了。发展集邮事业,壮大集邮队伍,不就落在实处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