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8-07-09 作者:沈春宁 来源:扬子晚报 | ||
打牌守候 等候的人群 等候的人群 |
奥运会纪念钞今天上午9点正式在南京8家银行网点推出。从昨天凌晨开始,就有人早早地等候在了银行门口。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兑换银行一探究竟。
老少齐上阵,打牌守通宵
昨天下午5点30分,记者到达淮海路的南京银行时,市民已经将银行的门前围得水泄不通。人群中年长者居多,很多人中午就赶来排队,虽有些疲惫了,对兑换纪念钞的热情却丝毫未减。
晚上7时许,南京银行门前排队的市民越来越多,排在最前面的4位老兄原本素不相识,但经过几个小时的交流,逐渐熟悉起来,最后也不知道谁提议,坐在银行大门前兴致勃勃地打起了“八十分”,并以这种方式消耗掉无聊的排队时间。
人群中有两位阿姨最为显眼,她们把一块大被单垫在地上,稳稳地坐在了银行的正门口。走近看才发现,她们的设备还真是齐全:毛巾、饮料、面包……谈起为什么这么早就来排队,她们乐呵呵地对记者说,这次是我们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大伙儿都很高兴,也都知道这个纪念币很珍贵,全国才600万张哎!而且才10元钱,我们老百姓也承受得起,可以用10元钱永远珍藏对奥运的美好回忆,多好的事哦!我们觉得就算是在这里等一晚上也是值得的!
一位年纪较大的大爷由儿子陪着也在排队,大爷的儿子对记者说,自从老爷子看到报纸上要发行奥运纪念钞,就一直惦记着要在发行日去兑换,看到别人在这里排队了,他也按捺不住,生怕来晚了。“我本来也是计划来兑换的,只是看着老爷子这么大岁数了怕他身体吃不消,而他又坚持要自己来排队,怎么劝他也没用,真拿他没办法!”看着坐在板凳上坚定不移的父亲,儿子既心疼又佩服老爷子的那股爱国精神。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举家来兑换的还真是不少,记者发现了一个7岁的小女孩,她告诉记者,自己是跟着爸爸和爷爷来的,一家三口老少齐上阵。
搞错时间,守了一天两夜
昨晚8时许,记者来到中山南路的中国银行时,大门口的人行道上也排满了长队,夜晚的酷暑让蚊虫不时袭击着大家,市民自备了板凳、被单、还有食物、开水瓶,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银行门前成了一场纳凉盛会。
排在第一位的陈先生,已经让妻子带来洗漱用具、食物和水。他自豪地告诉记者,自己和妻子从8日凌晨两点就到银行门口排队了,不敢离开半步。为了守住位置,他们不敢离开银行一步。这两天,他和妻子轮流回去吃饭,然后匆匆回来继续排队。不过,陈先生的妻子却揭开“老底”,原来陈先生搞错兑换时间,还以为8日上午银行就开始兑换。上午银行开门才知道,原来自己搞错了时间。
虽然陈先生两口子白吃了不少苦,但他们为自己成为排头兵很是自豪。并且自制了一张“在此排队”的标志贴在了银行围墙上。如此自觉维护秩序的人,还不只陈先生一人。不少市民刚将板凳放下,便开始呼吁现场的市民共同维持好秩序,并提议大家一人发一张纸,写上编号,以免到时候有人趁机插队,队伍里有人随声附和,但也有人不同意,近百人的队伍一下子炸开了锅,大家各抒己见,最终经过表决,通过了以自编号码的方式进行排队。
银行员工也加入排队大军
昨晚,记者在中山南路的一家银行门前看到一位中年男子在队伍中很抢眼,他穿着职业装站在队伍之中,与身边的各种居家休闲装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上前问问才知道,他就是银行的工作人员,因为也想兑换纪念钞,所以下班后就直接加入了等候的行列。据他自称,从小就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纪念币、纪念钞,现在家里的藏品虽不能跟一些藏家相比,但也花去不少心血。这次的纪念币更是具有非同寻常的收藏意义!该男子笑着告诉记者,“家里人一会儿就会送小板凳、干粮来,我也准备在这里等一晚上!”
就在记者采访的半小时里,又有许多人加入了队伍。
银行人士告诉记者,所有兑换网点已通知当地派出所,派出所夜间将出动警力与银行保安一道维持排队秩序,另外如果今天早上排队过长,银行还会采取其他应急措施。此外,昨天下午人行还紧急召集各家银行有关负责人开会,要求各行都不得内部预留纪念钞,必须全部公开对外发行。因此,想兑换纪念钞的南京市民,只有排队才行,先到先得,银行也不保证每个排队的人都能兑换到。
实习生 谢丽 钱蔚蔚 本报记者 宋峤 陈春林
记者体验>>>
借水果店的章自行发号转眼作废了
昨天下午5点左右,记者在新街口附近一家银行的兑换网点发现,市民已开始自发先分号,而且分工明确,一人专职写号发号、一人专职“盖章”。
记者心里犯了嘀咕,那负责“盖章”的人一身穿着“短打”,也不像银行的工作人员啊。出于好奇,记者钻进人群,一番推来搡去终于领到了“号”。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所谓的“号”原来是小伙子随手在一张小白纸上写下的,而“章”则是“南京市玄武区长宁水果店”的章。记者忍不住问“盖章”的:“这是水果店的章,管用吗?”“盖章”的振振有词道:“怎么不管用?我们发到100号就不发了,晚上我们就睡在这儿,拿到号的人就挨个排队,也不乱。”说完,冲着发号的小伙子喊到:“就发到100号!”
于是,记者攥着那张写着“98号”的小纸条笃定地出去吃饭了。等到8点钟再次来到该行门口时发现,“形势”已完全大变。只见门口排了数十米的长龙,大约已有200多号人,而原先帮人“盖章”的已被挤到后面了。记者拿着小纸条走到“盖章”的人面前,想询问“98号”该排哪儿,谁知“盖章”的冲了一句:“你的小纸条是废纸一张啦!你们都拿着号回去了,后来陆续来了一群人,根本不睬我们的‘排号规则’,还差点打起来。没法子,我们只能现场排队了!”记者转身发现,下午给记者发号的戴眼镜小伙子也被挤到后面了,正郁闷地坐在两块砖头上抽烟。 李昊天 沈春宁
记者手记>>>
有些话不吐不快
这次兑换10元奥运纪念钞的热乎场景连银行人士也惊呼“头回见到”!很多人都连夜在银行门口排起了长龙。排队现场上至耄耋老人,下至3岁顽童,这种场面恐怕也就是几年前买房时出现过。但是买房与兑换这种奥运纪念钞不同,后者的市场价专家估过,最多涨20倍,也就是说以后在南京大方巷邮市200元也能买到。那么这么多人近乎疯狂地排队兑换除了纪念钞本身具有纪念意义外,可能也与发行量小、面值低有直接关系。
在昨夜走访了多个银行的兑换网点、体验了一把滑稽的买号过程及目睹市民连夜排队兑换之苦后,记者觉得有些话不吐不快:一、作为发钞单位,为什么不能早点通知8家兑换网点各自的额度,以免不必要的排队呢?记者昨晚11点接到一家银行网点行长的电话,表示仍然不知道具体额度,只有等央行当天早上派人带着纪念钞到现场才知道;二、到昨晚11点,南京大多数银行兑换网点的门前都没有银行工作人员,既然老百姓选择在银行门外等着过夜,银行为什么不能有些人性化的举措,为他们提供一些清凉用品或驱蚊用品,让这些银行的“上帝们”感受到一些温情呢?三、珍藏奥运纪念钞的心情大家都能理解,但还是提醒很多年迈老者,大热天的千万保重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