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蔡敏琦:奥运邮品难敌“竞争者”

[日期:2008-08-04] 来源:蔡敏琦  作者:蔡敏琦 [字体: ]
 

    虽然还有一周左右的时间,但奥运热潮已经扑面而来,只是作为规模最为庞大、几乎记录了北京奥运每一个阶段的奥运系列邮品却没有如人所愿地走出强势,相反,倒是奥运纪念钞和奥运海报却成为了近期奥运收藏品市场的“宠儿”。奥运系列邮品“落寞”的现状值得我们对奥运邮品发行进行反思,毕竟,在一场大众目光下的较量中,奥运邮品已难敌“竞争者”。     


缺乏足够的新鲜感   


相对于奥运纪念钞和奥运海报而言,奥运邮品对收藏爱好者和投资者而言显然缺乏足够的新鲜感。奥运纪念钞仅仅是我国发行的第三枚纪念钞,也是第一枚奥运专题纪念钞,其惟一性绝对是曾经发行多次的奥运邮品所无法比拟的;奥运海报对中国收藏爱好者和投资者来说绝对是个更为新鲜的事物。海报很常见,但奥运会却是首次在中国举行,因此蕴涵中国元素的奥运海报这是第一次发行,在今后若干年之内,这恐怕依然将是惟一一款含有中国元素的奥运海报,这又是奥运系列邮品赶不上的。     


发行规模过于庞大   


尽管奥运会举办前后的每一个阶段都值得留存记忆,以往每届奥运会所发行的相关邮品规模也相当庞大,但是,这恰恰是一个收藏与投资的致命伤:规模庞大,意味着收藏和投资的难度加大,收藏和投资的成本上升,以奥运博览会为例,五个集邮主题日中每天发行一款小型张,还要发行奥运绢质小型张,除了邮品本身售价不菲外,参与者还必须花60元买门票进场才能购买它们,仔细算算,自本届奥运会系列邮品发行以来,版票、邮资片、不干胶小版张、小型张等,品种五花八门倒也罢了,可一个阶段或一次活动,几乎都要发行数种邮品,这样的发行频率、密度与规模,确实是很难让收藏者和投资者所接受的。反观奥运纪念钞,固然公开兑换数量极为有限,但毕竟其发行量只有600万枚,且央行公开表明本次只发行一款纪念钞。而奥运海报也只发行了总计16张,每张10元,总价也就160元,对于收藏者而言,既有新鲜感又破费不多的纪念品,无疑海报比邮品更具有吸引力。更重要的是,收藏者可以敞开预订奥运海报,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社会各界的需求,收藏者完全可以平价购得。而要想收藏和投资奥运系列邮品,大部分收藏爱好者和投资者恐怕只能到市场上花高价才有机会了。       


艺术特色不明显   


综观整个奥运系列邮品,很少有让人耳目一新、能够细细品味的创意和艺术特色,这样的体育专题邮票在各国邮票中是洋洋洒洒,设计优秀者比比皆是,甚至都未能摆脱我国自己发行的第11届亚运会的设计窠臼。而奥运纪念钞和奥运海报在这方面则明显有着自己耐人寻味的艺术特色,两者的共同点就是在有限的展示平面内要尽可能充分地体现本届奥运会的内涵和意义,并给人留下深刻的艺术印象,事实上,这两者确实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海洪:老纪特抗跌2003年小版回调
下一篇:中国集邮报:辩证看邮展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