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纪念币的疯抢“盛况”让我们看到奥运概念蕴含的财富力量,即便投资者错过了这张钱币,财运仍绵延不绝地涌来:大到上千万的绝版珍藏,小到几张过期门票,只要独具慧眼、择重避轻,就可在其中找到一方天地。
但,奥运理财绝不只是一时的概念炒作。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正式揭幕,我们的理财奥运会才刚刚起跑。
东方早报理财一周报记者/洪晓燕
随着北京奥运的顺利开幕,大家积聚了几个月的奥运热情终于被彻底释放。在接下来的二十几天里,奥运健儿们的一举一动无疑将牵动亿万国人的心。而此时,在赛场之外,奥运主题收藏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据了解,国际收藏界已将所有关于奥运会的收藏命名为“奥林匹克收藏”,并产生了三大比较成熟的系列,即奥林匹克集邮、奥林匹克纪念币收藏和奥林匹克纪念品收藏。
事实上,过去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都曾形成过奥运收藏热潮。专家介绍,在繁多的奥运纪念品中,“三大系列”无疑是最受追捧的,不仅因其本身具有艺术和经济双重价值、后期升值空间大,更是因为大多数奥运邮票和纪念币均经过主办国精心设计,并赋予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
奥运,无疑是收藏界难得一见的好题材,但是,所有“沾边”的藏品都会有后续升值潜力吗?到底哪些奥运藏品有投资价值?收藏资深人士建议,除了衡量奥运收藏品本身的价格风险系数外,正确选择门类十分重要。
奥运邮票:曾经的辉煌
1896年希腊为第1届奥运会发行一套12枚邮票;1912年瑞典为第5届奥运会第一次启用奥运会邮戳。此后,不仅主办国,许多非主办国也开始发行奥运会邮票和纪念邮戳、宣传邮戳及其他邮政品。上世纪60年代后开始出现专题类奥林匹克邮集。
中国收藏家协会钱币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黄瑞勇先生在接受理财一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奥运邮票从收藏的角度讲,只是“曾经的辉煌”。黄瑞勇说,国际集邮联合会奥林匹克分会的总部在洛桑,由于前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本身钟爱集邮,所以当时奥林匹克集邮搞得很是有声有色。而萨马兰奇本人在洛桑的藏品亦是非常丰富,十分珍贵。
然而,由于奥运邮票本身属于邮票的一种,在全球进入电子时代后,邮票在逐渐失去实质性消耗途径后,其收藏地位与价值开始遭遇冰点。而各主题邮票发行量的增加,以及年末可轻松入手的各色年册的发行,更是让人感觉少了曾经收藏的激情与挑战。
“从1992年开始,集邮就有点变味了。首要原因自然是发行量迅猛增长,收藏价值降低;二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收藏品种的鱼跃式提升;第三,邮票的发行者开始追求商业利益导向,短期的商业行为越来越多。这直接导致了收藏群体的缩减,没有新人加入。”说到这里,黄瑞勇显得很无奈,“所以奥运邮票作为其中的一个主题,收藏价值收到牵连也属正常。”
不过黄瑞勇表示,奥运邮票在历史上还是发行了很多珍品。就以中国发行的来看,1980年为纪念中国参加首次冬季奥运会而发行的《第13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邮票就很有收藏价值,该套邮票共4枚,图案分别是会徽、速滑、花样滑冰和滑雪。“但是以莫斯科奥运会为界限,随着邮票发行量快速增加,社会的关注度也是一路向下。”
他建议,奥运邮票虽说辉煌不再,但是仅从纪念角度看,其艺术和文化价值不可否认。因此,若考虑成系列进行专题收藏,则可以提升其投资价值。但若只收藏某一届奥运会的邮票,投资价值就会很小,几乎没有升值空间。“如果现在能收藏到前三届奥运会发行的邮票,同时坚持将奥运系列收集完整,那个中价值就另当别论了。”黄瑞勇说。
奥运收藏专家同样提醒,如果个人仅仅是购买北京奥运邮票,却没有关注到以往历届奥运会所发行的邮票,事实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收藏”,最多只能称为“纪念”。
除以上邮品和纪念币外,其他物品几乎均包括在内。主要有奥运会的奖牌、火炬、纪念牌、证章、身份证、宣传画、会徽、吉祥物、纪念章、门票,乃至带有奥林匹克标志的包装品等。1993年国际奥委会同样专门成立了奥林匹克纪念品收藏者协会(ACOM),对奥林匹克收藏活动起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然而,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奥运纪念品更多地应该归入纪念品和工艺品范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品。“它针对的应该说是礼品市场。你以爱好进行收藏,但没有后续深度。”黄瑞勇说,一是因其权威性不够,二则因为商品种类实在太多。“我打个比方吧,这就好比是糖果纸和邮票的区别。糖果纸没有收藏价值,但花花绿绿很是美观,如果自己本身爱好,没人可以阻拦你去收藏。但这其中没有价值投资的意义。”
据统计,仅中国金币总公司和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这两家公司为本届奥运而生产的衍生品,市值就已达100亿元。该数据还不算市场上其他公司和企业的奥运产品。面对如此庞大的供给,市场的需求很难预测。尤其现在价格太高,整体消化也不够充分,很有可能两三年后价格还是一样。事实上,前段时间纪念币价格已经开始跌价了。题材太大,而且前期的炒作太过厉害。价格下了至少有20%多。现在基本在谷底,如果买进说不定还是比较合适的。
黄瑞勇建议大家,若为集邮集币爱好者,则可以考虑成系列的收藏奥运邮币。但依然不要寄期望短期内有较大的升值,“毕竟现在的价格是已经被爆炒过的。”至于衍生品,除非是个人爱好,一般不推荐收藏。
如果说,奥运邮票有点“明日黄花”的味道,那么奥运币在奥运主题收藏下就相对“得宠”许多。发行奥运会纪念币由来已久,目前已经成为国际惯例。自1951年芬兰为了纪念第15届奥运会在赫尔辛基举办,发行了现代奥运会的第一枚纪念币以来,截至目前,发行奥运会纪念币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20多个,发行纪念币达1200多个品种。
从理论上讲,奥运纪念币4年发行一次,但是各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通常会跨几个年度来发。这次的北京奥运金银币发行日期就横跨三年,不过币面年号写的都是2008年。
“所以这里就出现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发行量过大。”黄瑞勇说,由于奥运纪念币属于贵金属品,因此一般认为其价值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贵金属本身具有的价值,二是藏品具有的收藏价值,如奥运题材、文化。“所以结合这两点,通常情况下,金银纪念币的行情是一直被看好的。但是对于奥运纪念币,庞大的发行量很可能就导致削减其投资价值。”
历史上美国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发行的纪念币非常失败,原因就是发行量过大,收购过于容易,最后致使币值贬值。
对此,沪上著名的钱币收藏家余榴梁也表示了无奈。“目前这套北京奥运币发行量也是我们收藏的隐忧啊。”据余榴梁和黄瑞勇的分析,该套纪念币共发行了3组,其中每组为2枚三分之一盎司的金币和4枚一盎司的银币。其中每套金币发行量为6万套,银币发行量则高达令人咋舌的16万套。“这种纪念币的发行量简直堪比普通投资币啊!”两人纷纷感叹道。
“金币的发行量仅次于熊猫投资币,而银币的发行量也只次于香港回归纪念币。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钱币发行史上都算是创纪录的,毕竟这是纪念币而非普通投资币。”黄瑞勇说,一般发行金币在1万枚到2万枚,银币在3万枚左右,就已经算是相当多的了。
所幸的是,北京奥运纪念币第一组中的“儿童玩风筝”币和第二组中的“颐和园风光”币,分获德国“世界硬币十佳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发行量上的缺憾,提升了一定的投资价值。
现在受各国货币贬值及全球通货膨胀的刺激,黄金价格占据高位,那么当货币贬值减速,通货膨胀受到有效抑制,加上黄金逐年产量的增加,黄金价格就会出现回调。但尽管如此,收藏者依然不能抱有太高的期望,因为黄金价值的走势具有很大的波动性,有起有落,所以只能侧重于收藏的角度。
而黄金投资专家同样认为,奥运题材纪念币章并非投资型黄金品种,相对来说收藏价值更高;其变现渠道有限,因此不宜把它当作投资型黄金,更不要有短线暴富的心理。
黄瑞勇说:“现在的价格可以说正处在盘整期,和4月比,市值已下降20%。三年之后这些币种的价格可能会有所向上,但具体多少的确很难讲。”余榴梁则建议,一定要把贵金属币的艺术特性和原材料特性结合起来看待,一味偏向其贵金属投资价值,目前看来奥运题材的币种并非最佳选择。
奥运纪念品:并非真正的“收藏品”
相对于“奥运邮币”,奥运收藏中的第三大类奥运纪念品收藏现在来看则有点“群魔乱舞”的味道。它是指收集与奥林匹克运动有关的各种有纪念意义的物品,非常庞杂,
部分奥运收藏品市场价(仅供参考)
品种发行数量现价参考
奥运纪念币(10元面值)600万张1000元
火炬接力纪念银章(1kg)2900枚13000元
火炬接力纪念金章(1oz)5000枚33万元
北京奥运吉祥物纪念金章2万套7000元
北京奥运吉祥物纪念银章5万套2900元
奥运金银套币(第一组)6万套2.2万元
奥运金银套币(第二组)6万套1.8万元
奥运金银套币(第三组)6万套1.5万元
“火舞祥云”火炬模型20万个2900元
火种灯珍藏版6666件19800元
圣火盆珍藏版6666件19300元
和田玉奥运徽宝2008方5.6万元
镀金奥运如意6008件1.78万元
奥运庆功爵9999件8280元
奥运金舵手2008件26800元
奥运玉福娃全球限量版2008套29万元
《奥运大长卷》邮票/ 2980元
北京奥运纪念邮册/ 198元
历届奥运海报/100美元~1000美元不等
历届奥运奖牌/ 1500美元~4万美元不等
冠军签名/价格不等
历届系列比赛门票/ 1500元~12000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