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黄晏铭:借奥运东风让票品知识更上一层楼

[日期:2008-08-15] 来源:荆楚网  作者: [字体: ]
发布时间:2008-08-15 16:52
来源: 荆楚网

  记者发现,在总共39个卖家中,90%出售的是单张车票,售价从45至60元不等,一张尾数是888的车票卖家开价200元。此外,个别卖家出售成本连号绿色鸟巢的纪念车票,最高开价达5800元,超过原价的百倍。
  多位卖家告诉记者,公交纪念车票还有上涨空间。(8月13日法制晚报)
  车票仅是乘客和运输车辆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体现,况且车票种类繁多,诸如:公交汽车票、长途汽车票、出租汽车票、地铁车票、火车车票等等,公交汽车票又分为普通公交汽车票、专线车票、电车票等。车票充其量是乘客和运输车辆建立起了短暂的下车即废的合同关系,从实际来看,车票只是起着合约证明、付款证明和强制保险三个方面的意义凭证。
  收藏奥运票品要有眼光,收藏的门道关键在于“长眼”,另外的还须格外戒备市场上鱼目混珠的产品:
  历届奥运会,只有官方发行的奥运会邮品、纪念币和纪念品才是奥运会收藏领域真正保值的抢手货,我国举办奥运会所发行的一切奥运票品也是如此。奥运票品的上涨空间不外是既看“出身”,又要考虑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包括票品的知识性、工艺性等,票品融入的文化、知识性元素越多,票品价值上涨的空间就越大,票品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可增值性上。
  纵观这几枚“公交纪念车票”一无官方奥组委授权、特许发布的信息印记,二没确切的发行数字,更在“公交纪念车票”的票面上看不到其所蕴涵的艺术价值,但不知面值1元的“公交纪念车票”还有上涨的空间要素在哪里?
  现在有不少收藏爱好者都疯狂地收集奥运票品,只要与奥运“沾点边”的都收藏,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部分国民竟然把“公交纪念车票”和奥运开幕纪念封、首日封搅合在一起并当作同样的事物对待,“昨日(8日)发行的开幕式奥运公交纪念票和奥运首日信封受到热捧,由于数量有限,北京市很多喜爱收藏的市民没有购买到,连称遗憾(详见8月9日新安晚报)。
  “第29届奥运会开幕纪念封、首日封”和“公交纪念车票”是“身份”、艺术价值截然不同的两个票品,车票怎么能和奥运首日封混为一谈呢?奥运开幕纪念封、首日封是国家的意志,皆由邮政部门统一制作发行,开幕纪念封、首日封上清楚地印有“英汉两语”的文字对照,其发行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准确无误地标明着发行量及每枚开幕纪念封、首日封的“身份条码”。
  把“公交纪念车票”和奥运首日封相提并论方显出部分国民素质的文化知识欠缺,奥运票品是否权威机构发行在收藏界中皆是占有相当地重要地位,试想:一个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印刷的车票若和国家的行为等同了那还了得?众所周知,自2007年1月1日起,北京市公交线路绝大部分已实行了IC卡的四折优惠,迄今为止,几乎大凡乘坐公交车者人人手里皆持有一张IC卡,具有上述三个方面凭证意义的纸质公交车票早已被IC卡所取代,在这种情况下再大量印刷、发行“单一纪念”而无视上述“三方面凭证意义”的车票是否值得称赞、倡导?
  车票仅是乘客在乘车时的交费凭证,但仅凭比普通的公交车票长些、宽点边儿,再用简单的“两个图案、绿、黄两种票面颜色”就交替、拼凑出所谓一套4枚的“公交纪念车票”,“二指宽”的一本“连号绿色鸟巢的纪念车票,最高开价达5800元”能忽悠了谁呢?纪念车票“超过原价的百倍”只能忽悠了分不清“羊皮与毡片”者!
  奥运开幕纪念封、首日封上均有“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的授权标识,奥运开幕纪念封见证着“2008年8月8日晚,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北京国家体育场隆重开幕,奥林匹克圣火第一次在这里熊熊燃起。取自希腊奥林匹克的圣火在主火炬台点燃,照亮了北京,燃亮了世界”。
  奥运首日封记载着“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运动员,就本届奥运会的28个大项、302个小项展开激烈角逐。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创举,是不同国家、不同信仰、不同肤色、不同民族共享的文明成果和共有的人文财富。北京奥运会,充分地展现了世界人民的团结和友谊,展示了人类卓越的精神和品质,为奥林匹克运动增添了更多的荣耀,为人类和平发展书写了新的篇章”。
  这样多的奥运纪念要素能从“公交纪念车票”里读的到吗?
  市民们若是没有购买到“百年奥运,一夕梦圆”的开幕纪念封、奥运首日封倒是相当地遗憾!但不知没有购买到借“奥运”炒作的车票又能有什么遗憾?市民们若仅凭一时的“盲目、热情加冲动”,只能是把奥运开幕纪念封、首日封和“公交纪念车票”放在一起等同看待,这样的后果和分不清“公安与保安”是一样地愚昧、荒唐可笑!
  俗话说“盛世兴收藏”,人们毕竟大都是冲着收藏加投资去购买奥运票品的,这就更需要我们借奥运东风,正确引导,普及收藏、票品知识,只有树立起收藏精品的意识,才能不把奥运开幕纪念封和“公交纪念车票”混在一起对待,也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
  稿源:荆楚网
  作者:黄晏铭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张彩平:"奥运金银币"市场跳水忙
下一篇:中国邮政报:奥运“邮”情 催热港城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