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陈希(本报特派北京记者)
最近这几天,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MPC)有两个地方很热闹。
一个是奥运特许商品店,玻璃橱窗都空了,店中央挂衣服的架子上也只是零零星星地挂着两三件小孩才能穿得下的短袖。我想要去买点纪念品带回杭州,却发现商店像被洗劫过一样,已经没什么好挑的。
店里的志愿者说,最近几天是购买纪念品的高潮,他们天天向总部申请补货,但似乎还是供不应求。和水立方有关的东西最好卖,而和鸟巢有关的纪念品却卖不动,搞不懂两个同样受欢迎的标志性场馆,差距为什么这么大。
另外一个人潮涌动的地方是邮局。
中国记者爱买纪念品,外国记者就热衷邮寄明信片回家乡。他们喜欢那种有自己照片的个性明信片——站在邮局柜台前的一个蓝色背景板前面,咔嚓拍张照片,然后再在电脑上挑选奥运场馆,你想把自己的影像放在哪个场馆都行。几分钟后,明信片出来了,再填好地址,盖上普通邮戳、MPC专用邮戳、奥运专用邮件邮戳寄走——邮局这种一条龙服务真是周到。在这里,跟鸟巢合影的人最多。这次,鸟巢的受欢迎程度PK胜过了水立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