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无论是哪国的游客,他们的理由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要把奥运的记忆带回家去。
邮票上架就“抢光”
在北京古楼外大街上的邮局,记者看到来自河南的刘先生非常沮丧的走出来。刘先生说,5天以前,他看好了一套邮票,这套邮票将各个奥运邮票收集在一起,他本打算将这套邮票买回去做纪念。可是当他今天再来到邮局来的时候,发现邮票早已经卖完了,这个门市部已经是他今天走的第三个门市部了,看来自己和那套邮票无缘了,想不到邮票竟然卖得这么快。
走得这家邮局的门市部记者看到,在柜台里摆放的品种已经不多,柜台前围着十几个人在预订奥运会闭幕的纪念邮册。工作人员赵欣告诉记者说,在奥运会开幕式以前有几百个品种的邮册和明信片,包括场馆、运动项目等等,每天都会有上千人挤到门市部来购买,现在有好多邮册刚上架几天就被“抢光”,开幕式当天的邮册一天就卖完了,现在有很多品种都已经脱售,刚才那位刘先生想买的场馆邮册3天以前就已经卖完了。
王府井步行街人挤人
王府井大街向来是游客热捧的商业街,22日,记者王府井步行街看到,整条街行人密集,几乎都是人挤人在走,在东安市场记者看到,虽然一层都设置成了奥运特许商品的专柜,却还是略显拥挤。每个不到2米长的柜台前都紧贴着七八名消费者。一等有人买完东西让出个空隙,就立马挤到柜台前。“我要这个纪念币”、“给我开10幅奥运场馆的扑克”、“我还得要5个‘妮妮’、5个‘欢欢’……柜台里的售货员李小姐还没来得及抬头,就必须接到下一单生意,因为她的拒台已经被七、八个顾客挤满了。
记者挤到柜台前看到,柜台里有福娃纪念币、小饰物、镀金的鸟巢、火炬等工艺品,品种足有百余种之多。
要把记忆带回家
记者注意到,在奥运纪念品的“采购”大军中,外国游客占了很大比种。这些老外对中国的这些纪念品都感觉很新鲜,无论是像征着古典文化的文房四宝,还是与奥运有关的福娃、纪念币,只要能买的都想买到手,在王府井步行街经常可以看到买东西买到实在拿不动而需要志愿者来帮助的外国游客。
在王府井大街百货大楼门前,两位来自美国的游人拿着四个大包,在路口张望。其中一个叫托尼(音译)的美国游客说:“我们是专门来看比赛的,北京真是个不错的地方,我们在这个商场中看到了很多与奥运会相关的纪念品。我想多买一些工艺品,而我的同伴纳瓦(音译)想多买一些运动装,因为我们亲眼看到运动员的比赛,他们实在是太棒了。如果可以我们想把所有的东西都买一件,但我们能拿的很有限,我看尽可能的挑选着买,但还是买多了,事实上我们已经拿不了了。我们需要志愿者的帮助。”随着,两位志愿者帮助托尼二人把这四个大包装在了出租车上,两人非常高兴的上车离去。
一对来自西班牙的夫妇正在东安商场挑选奥运纪念徽章,他们告诉记者说:“从8月8日起,我们俩就一直在北京,十几天的时间让我们喜欢上了这里。我们打算多带一些纪念徽章回家,算做是对北京奥运会的一种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