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江苏集邮:文化创意产业的新锐力量(组图)

[日期:2008-10-03] 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作者: [字体: ]

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2008-10-2   浏览次数 13

新闻回放>集邮市场的疲软,并没有因为世纪钟声的敲响而有所振奋。邮市低迷,集邮滑坡,邮政独立运营伊始,作为邮政支柱产业之一的集邮业务,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已不是1997年初的“香饽饽”……

10年来,江苏集邮伴随着邮政改革的浪潮,历经风雨、坎坷跋涉,如今已迈出传统集藏领域,发展成为全国同行领先的文化创意产业新锐力量。

经营发展持续增长。随着集邮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江苏集邮业务不断健康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江苏集邮在提高专业效益、转变增长方式的前提下,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2006年实现业务收入2.27亿元,2007年实现业务收入2.95亿元,收入规模全国领先。

结构优化富有成效。在推进规模发展的同时,江苏集邮致力于业务结构的优化和盈利水平的提升。2002年,邮票个性化服务业务和形象宣传年册业务开办以来,分别从开办当年的40万版和4万册,发展到2007年的180万版和18万册,并与定向开发业务一起成为集邮专业新时期的三大重点业务,集邮从而迈出传统集藏领域,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中一支新锐力量。2008年,奥运特许商品零售业务突破1亿元,又为江苏集邮丰富产品外延发展了一条多元化经营之路。

业务管理逐步规范。近年来,集邮业务管理逐步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集邮业务管理系统历经三次升级改造日益完善,集邮票品库存清理盘活减轻了发展包袱,激发了企业活力,区域“二元经济”协调发展步伐越发稳健,全省集邮专业经营质量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资源配置和运营质态日益优化,集邮市场秩序明显改观。

市场培育成果斐然。截至今年8月,江苏省集邮协会在册会员总数17万人,位居全国第一。中华集邮文献馆和生肖集邮研究会分别落户高邮和苏州,高邮更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邮文化节,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命名为第一个“中国集邮之乡”。全省各地的民间集邮组织达数十个,“走进方寸世界”巡回演讲等集邮活动丰富多彩,有效促进了集邮文化的普及和集邮队伍的壮大。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万联友邦邮礼相送 特许邮品亮相热人眼球
下一篇:两枚罕见的苏区邮票--江西日报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