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2008-10-2 浏览次数 13


10年来,江苏集邮伴随着邮政改革的浪潮,历经风雨、坎坷跋涉,如今已迈出传统集藏领域,发展成为全国同行领先的文化创意产业新锐力量。
经营发展持续增长。随着集邮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江苏集邮业务不断健康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江苏集邮在提高专业效益、转变增长方式的前提下,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2006年实现业务收入2.27亿元,2007年实现业务收入2.95亿元,收入规模全国领先。
结构优化富有成效。在推进规模发展的同时,江苏集邮致力于业务结构的优化和盈利水平的提升。2002年,邮票个性化服务业务和形象宣传年册业务开办以来,分别从开办当年的40万版和4万册,发展到2007年的180万版和18万册,并与定向开发业务一起成为集邮专业新时期的三大重点业务,集邮从而迈出传统集藏领域,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中一支新锐力量。2008年,奥运特许商品零售业务突破1亿元,又为江苏集邮丰富产品外延发展了一条多元化经营之路。
业务管理逐步规范。近年来,集邮业务管理逐步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集邮业务管理系统历经三次升级改造日益完善,集邮票品库存清理盘活减轻了发展包袱,激发了企业活力,区域“二元经济”协调发展步伐越发稳健,全省集邮专业经营质量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资源配置和运营质态日益优化,集邮市场秩序明显改观。
市场培育成果斐然。截至今年8月,江苏省集邮协会在册会员总数17万人,位居全国第一。中华集邮文献馆和生肖集邮研究会分别落户高邮和苏州,高邮更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邮文化节,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命名为第一个“中国集邮之乡”。全省各地的民间集邮组织达数十个,“走进方寸世界”巡回演讲等集邮活动丰富多彩,有效促进了集邮文化的普及和集邮队伍的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