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离我们渐行渐远,它给邮票市场或者集邮者究竟带来了什么?我们不妨回过头来看一下奥运会邮票一年以来的价格运行区域,或许就能够找到相关答案。一年多以前,“会徽与吉祥物”不干胶小版张和“会徽”与“吉祥物”小版票等奥运邮票主流品种的价格都在100元之上,其中“会徽”小版票达到了150元;“运动项目”(1)与(2)不干胶小版张等二线品种也在40元左右;“会徽与吉祥物”广告邮资片一步跨上百元大关,简直令人匪夷所思;“雅典奥运会”小版张勇攀高峰,第23届奥运会”、“第27届奥运会”等奥运题材小型张成交量显著增加;就连“第23届奥运会奖牌”、“盼奥运会”等一直不被大家所关注的冷门品种也有投资者在四处扫货,似乎奥运行情的大幕已经徐徐拉开;可是,又有几个人能够想到这是最后一顿晚餐?现在此时,上述品种跌得早已是面目全非,不是被打回原形就是接连下滑,投资昔欲哭无泪,真没想到日思夜想的奥运行情竟然是这个样子。 虽然在奥运会结束之后市场不仅没有出现所预期的重心下移走势,“鸟巢”小型张、“火炬接力”小全张、“火炬接力”不干胶小版张等品种还在投资者的不知不觉之中节节攀高,但这些品种所面临的压力也是清晰可见的,因为层层高位套牢盘犹如一座大山横在那里,仅凭市场内部流动资金是难以撼动的,更别说搬走了。笔者以为,此次反弹主要原因在于持续下跌积累了相当的做多能量、市场需求的暂时增加以及公司放货有所节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低位徘徊的窘境,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此背景之下,“金牌”邮折及纪念封也是顺势而上,价格振荡幅度显著放大。“金牌”邮折更是如此,一直在高位盘旋,成交较为活跃,有的时候甚至出现了断货的情况。可无论是“金牌”纪念封还是“金牌”实寄封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价格在高位整理的时间非常短暂,随后就一路走低并已经完全破位,这意味着什么呢?笔者以为不难找到精准的答案。 2003年小版张发行量小及价格定位低的特点,是其他品种所无法比拟的,因而成为相关资金竭力运作的对象,在多次行情中都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毛泽东诞辰”、“网师园”、“崆峒山”、“鼓浪屿”等小版张曾经咄咄逼人,对于市场的稳定和人气的提升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价格更低的“中国名亭(1)”、“城市建筑”、“绿绒篙”、“成语典故(1)”等2004年小版张也是顺势上攻,市场气氛为之一振。与此同时,“文房四宝”绢质小版张、“洛神赋图”、“安徒生”不干胶小版张、“电影百年”与“城头山”小版票等品种的活跃度也是与日俱增。就连长期受到冷落的编年小型张也是蠢蠢欲动,甚至有资金在暗中大量吸纳,其整体的打折幅度有所降低,这一动向还曾经被乐观者认为是市场启动在即的重要信号。现在,无论是2003年与2004年小版张,还是市值庞大的编年小型张都是弱势尽显,我们尚难以找到其再度崛起的任何苗头,某几个品种的窄幅异动,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价值,因为投资者无从下手。 现在市场上成交相对较好的仍旧是奥运邮品,甚至占据主导地位,先是“鸟巢”小型张、“火炬接力”小全张、“火炬接力”不干胶小版张等业已时过境迁的奥运邮票,后有“金牌”邮折及纪念封等个性化突出的奥运邮品,前者的价值已一般化,而后者的价值就更不能恭维了,投资者不能为了眼前那么一点蝇头小利,就去冒不可控的风险,是得不偿失的;“金牌”实寄纪念封价格的急转直下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顺势而为乃是上上策。聪明的投资者要善于分析投资环境,才能作出相对正确的投资决策。现实情况,经济下滑、资金严重短缺和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的放货对市场的上行构成了三重障碍,解决这三个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无度的放货问题就是一个老大难,政策的制定者是这样,政策的实际执行者更是这样,从而导致市场经常出现失衡,原有的平衡时常被打破,市场只能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被迫选择下跌,“追高即被套”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 |